西安交大3项目入选2022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案例

  成功案例     |      2024-07-05 17:47

  4月1日-2日,由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主办的第九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对接会旨在解读高等教育范式变革、教育数字化战略、产教融合等有关政策。交流“四新”建设进展,展示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专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建设成果,分享2022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项目实践经验,探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探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助力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会议发布了2022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西安交大获3项优秀项目案例,位居全国高校并列第四。

  本批优秀项目案例遴选由高校推荐、企业审核,共计申报429项,最终经教育部项目专家组评审,确定了来自83所高校、71家企业的124项案例为优秀项目案例。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旨在展示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鼓励更多高校和企业深入探索产学合作新模式、研究产学合作新机制、拓展产学合作新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提升项目影响力,使项目成果惠及更大范围。

  西安交大高度重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加强项目宣传、精心组织项目申报、简化优化工作流程、规范项目过程管理、主动挖掘优秀项目案例,学校累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03项,累计获批教育部优秀项目案例6项,为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安交大实践教学中心将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打造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支撑,优秀项目案例和论文为示范,实践教学中心统筹管理,各学院齐抓共管,企业、科研院所等校外机构深度参与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工作机制,深化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建立适应实验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的创新育人机制,吸引、整合政府、领军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投资机构等社会各界优质教育资源,助推各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开发优质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平台,构建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激发和互惠模式,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形成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本项目基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开设的大数据技术基础课程,借助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大数据技术研发多年积累的经验及成熟的AI Studio平台优势,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培养目标,梳理与项目实践相关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学习模式,以市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培养符合以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特色,掌握基本管理学理论及信息技术方法、能将其应用于商业管理及决策的新一代创新大数据技术复合型人才。

  项目基于百度AI Studio平台进行,在讲授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相关知识时,更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形成更广泛的实践案例,以进一步推动大数据技术的改革,并进一步推广AI Studio平台的使用。项目综合大数据技术基础理论,构建大数据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在大数据技术基础及解决行业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服务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大数据技术人才。

  该项目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发挥各自优势,以产学合作发展为契机,以校企协同育人为牵引,借助阿里云的产业平台优势,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学资源,提出了西交-阿里云产教融合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项目采用高校主导、企业配合的合作模式,从课程内容建设、实践教学案例设计、教材编写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校内受益人数达1600余人,校外受益人数超1800人。

  项目建设成果涵盖教材、教改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获奖等多个方面,论文与案例均在全国会议和教学比赛中获奖。本项目建设成果丰富、受益面广、教学效果佳,为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改革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提供了借鉴意义。

  本项目着眼我国数字化发展转型的重点,紧抓产学合作机遇,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专业优势,与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发挥各自所长,积极应对时代挑战、主动谋划专业发展,聚焦VR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系统性建构了“虚拟现实建筑设计教学实践平台”,并结合VR教学实验室建设、建筑设计课程实践以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知远书馆”全国大学生公益建筑设计竞赛、“腾飞杯”创新大赛等活动,验证了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成果产出的多样可能性。同时,在线上建筑作业展、校园开放日等文化活动中受到好评。

  目前,项目中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已推广至和记app官网多门专业课程中,验证了结合VR技术的建筑专业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宽学生专业视野、补偿学生设计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巨大优势特征,持续助力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