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 丨 一则网络诈骗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     |      2024-09-29 02:49

  周某男,大一新生,开学初专业分流从外院过来,搬进新的宿舍。疫情封校期间,宅在宿舍恋上网络游戏,通过QQ购买网络游戏账号,对方称先付500元定金后告知游戏账号,该生支付定金后,但对方未告知密码,还需再支付900元。该生转账后,对方将其QQ拉黑,遂发现被骗报案,在笔录过程民警感觉学生精神状态不佳,通知辅导员来派出所领人,辅导员第一时间赶到派出所领出学生,并做好安抚教育工作,谁知一周后该同学又因为网络买游戏账号再次被骗1960元。

  这是一起典型的大学生电信网络被骗案例。疫情防控封校期间,该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先后两次通过网络购买游戏装备被骗,凸显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不强、学习自律性不强等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一是与学生还原事件的经过,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被骗根源,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二是加强被骗后的心理疏导,关心关爱赋能学生,尽快走过阴影。三是开展案例警示教育,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接到派出所民警电话后,辅导员和班主任都第一时间赶到派出所,安抚学生,让受骗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心,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民警及时告知事情发生及处理经过,并对学生的精神状态表示担忧。辅导员掌握信息后,通过电话的形式上报学院领导知晓,形成一个初步的处理方案。

  与学生一起还原事件的经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分析,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自我意识中跳出来理性看待问题,增强学生的防范能力。周某男被骗金额中大半是借款,当警方告知骗款追回的概率很低后,学生情绪低落,眼眶泛红,双手发抖,一直在自责中,恳请老师暂时不要告知家长。鉴于该同学的情绪状态,辅导员同意暂不告知父母,建议可以校内食堂勤工助学赚取生活费,同时告知有困难随时联系老师。

  当学生打电话告知自己再次受骗,且金额比上次更多,都是借款。辅导员意识到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诈骗案例,需要联系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商对策。学生主动联系了家长,因为家在本地,家长第一时间来到学校,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老实规矩,日常生活都由父母操办,坦承平日过度保护,孩子确实单纯容易受骗。孩子性格内向,不喜交友,也喜欢宅在家里打游戏。家校合作,加强学习监督,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结交朋友。

  及时将案例发生、处理进行梳理,并收集大学生常见诈骗案例类型,及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将此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分享,警示其他同学加强防范,不断加强学生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教育。于此同时加强线上教学秩序管理,通过线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云端活动,充实封校生活。

  信息化技术为大学生的线上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为大学生无聊、无效地打发闲暇开启了一扇窗。大学生涉世未深、禁不住外界诱惑容易沉迷于网络,且很容易被网络诈骗。本案例给疫情反控下反诈防骗教育有以下启示:

  日渐沦为反诈骗洼地的高校大学生们亟需一堂“防网络诈骗课”,帮助其辨识诈骗套路,提升反诈骗意识与能力,做反诈骗的行动派。可以通过组织召开防诈骗主题教育班会,走进学生宿舍现场说法,通过学院官网、宿舍走廊、学生QQ群等平台分享典型案例,宣传反诈要点;举办反诈金点子征集赛,反诈宣传海报设计赛等,鼓励学生亲自寻找被骗原因,积极思考防诈方法,时刻绷紧防范网络诈骗这根弦,让反诈常识“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提高防范意识,筑牢“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防范”的“网络诈骗金刚罩”。

  疫情封校期间,面对局促的活动空间和倍增的闲暇时间,不少大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因此除了督促学生线上教学外,还要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严格遵循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以户内户外、线上线下相交错,团体活动、个人参与相融合等方式开展体育、摄影、文娱等活动,如开展抗疫云征文、随手拍、云端读书、网课笔记比赛、云端歌曲大赛等“抗疫云端”活动,让学生有事可做,缓解学生因疫情和校园封闭而带来的紧张、枯燥、厌倦情绪,提高同学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确认自己受骗后,会产生自责、懊悔、愧疚等不良情绪,心情一时难以平复,如案例中的同学,有还钱的压力,有对父母和老师的愧疚,再之性格内心,不善于自我排解,很难走出被骗的阴影,辅导员经常深入宿舍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持续给予学生关心关爱赋能,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不能因此而消沉,帮助学生尽快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减轻心理负担。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建议父母少点指责,多点关心和鼓励,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机制,促使学生尽快走出此事的阴影。和记官网